close

孩子書寫能力 十歲左右就定型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08-06-16 06:00  文/陳秋坪、王志中

從幼稚園到小學,其中一個大轉變,應該就是從隨手塗鴉到

振筆疾書。有的孩子適應良好,有的人卻是面臨前所未有的

挫折感,不僅書寫速度慢如牛步,還無法安步當車,寫在格

子裡,甚至是四分五裂,完全看不出來是什麼字。


或許家長會覺得,一下子要寫那麼多字,表現不佳是理所當

然,隨著年紀增長,就會愈寫愈快,愈寫愈漂亮,事實證明

並非如此。


國外研究指出,書寫能力約在二、三年級,就會停滯不前。

這似乎代表,若在此之前,書寫能力無法達到預期水準,往

後的歲月裡,寫功課極有可能成為家長和孩子眼中,痛苦的

代名詞。


荷蘭烏特列支大學特殊教育系副教授佛曼表示,書寫是由低

階層的知覺動作過程,如視覺﹙抄寫﹚、聽覺﹙聽寫﹚、精

細動作、視動整合﹙手眼協調﹚,和高階層認知處理,包括

計畫、工作記憶、語音、拼字解碼等,互相交織而成的複雜

活動。


當孩子要開始寫,必須先從記憶網絡中搜尋正確字眼,以最

恰當的順序串連起來,再交由動作系統執行。這可不是單單

地上對下,因為要是寫錯字,或牛頭不對馬嘴,一旦大腦偵

測到,便會再下指令做修改,所以要是在低階層的知覺動作

—寫,花費過多精力,像寫太慢、寫出可以辨認的字,除了

思緒經常被迫中斷,還毫無效率。


舉例來說,寫作文時,若光是寫一個字就要琢磨老半天,才

能寫標準、寫在格子裡,那麼靈感可能就被拋諸九霄雲外,

又要從頭再來。考試時,更不用說,加上時間壓力,就算知

道答案,還是得面對寫不完的窘境。


而在比較過書寫不良、和一般國小學童書寫狀況後,佛曼指

出,視動整合及精細動作協調度,可視為書寫品質的決定因

素,因此,若孩子的書寫能力有所落差,建議求助專業人員

,例如治療師,及早評估、及早介入,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作者分別為高雄市雙螺旋感統復健研究中心物理治療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http://news.yam.com/tlt/life/200806/2008061600187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讓我想想 的頭像
    讓我想想

    讓我想想

    讓我想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